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1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54篇
中国医学   57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HPLC法测定龙芽梅木药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龙芽梅木药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80:20:0.42),检测波长:208nm。结果齐墩果酸在1.164~5.820邮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9%,RSD=1.76%(n=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龙芽橡木药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黄柏生物碱配伍二妙丸类方前后含量的变化,探讨类方方剂物质基础配伍变化的特征。方法:采用HPLC,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7 g),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45 nm。测定黄柏及其二妙丸类方(二妙方、三妙方、四妙方、加味四妙方)中小檗碱、巴马汀及药根碱成分含量。结果:3种生物碱在四妙方中含量基本没变化,在二妙方、三妙方中含量减少,在加味四妙方中减少较多,药根碱较小檗碱、巴马汀在二妙丸类方中减少量大。结论:黄柏配伍二妙丸类方后,黄柏生物碱成分在基本方二妙及不同类方中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3.
This study describes a novel radioreceptor assay (RRA) for cholecystokinin (CCK) which is the first to measure and characterize brain CCK using a technique not dependent on the generation of peptide antibodies. The CCK RRA utilizes the mouse cerebral cortex CCK receptor as the binding source and [125I]BH-CCK-8 as the radiolabelled probe. [125I]BH-CCK-8 bound to the central CCK receptor with a Kd of 1.82 nM and a Bmax of 1.21 pmol/g tissue. Unlabelled CCK-8 displaced the specific binding of [125I]BH-CCK-8 with an inhibition constant of 3.84 nM. CCK was extracted (90% methanol) from discrete brain regions (mouse) and quantified using the CCK RRA. The amygdala contain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CCK (394 +/- 21 pmol/g tissue), followed by the olfactory bulbs (306 +/- 19 pmol/g tissue) and cerebral cortex (298 +/- 21 pmol/g tissue). Moderate levels of CCK were found in the hippocampus (212 +/- 18 pmol/g tissue), striatum (146 +/- 15 pmol/g tissue) and hypothalamus (129 +/- 9 pmol/g tissue). Low levels of CCK were recorded in the pons (45 +/- 5 pmol/g tissue), medulla (41 +/- 3 pmol/g tissue) and spinal cord (29 +/- 3 pmol/g tissue), whilst no CCK was detected in the cerebellum. The molecular forms of CCK in amygdala, cerebral cortex and hypothalamu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RRA in conjunction with HPLC. CCK-8 was identified as the major molecular form (88%, 94% and 91% of total CCK activity in amygdala, cortex and hypothalamus, respectively) with a smaller component attributable to CCK-4 (8%, 5% and 6% of the total CCK activity).  相似文献   
84.
One new triterpenoidal saponin, saponin F(2)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Kalopanax pictum Nakai var. typicum (Araliaceae), together with one known saponin, kizuta saponin K12 (1). On the basis of chemico-spectral evidences, the structure of 2 has been elucidated to be 3-O-beta-D-xylopyranosyl(1-->3)-alpha- L-rhamnopyranosyl(1-->2)-alpha- L-arabinopyranosyl-23-hydroxyolean-12-en-28-O-alpha-L- rhamnopyranosyl(1-->4)-beta-D-glucopyranosyl(1-->6)-beta-D-glucopyranosy l ester.  相似文献   
85.
L-精氨酸对乳猪深低温停循环脑代谢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深低温停循环 ( DHCA)转流模型 ,研究左旋精氨酸 ( L- arg)在低温缺血时对脑代谢和结构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上海种白猪 ,3~ 4周龄 ,随机均分成 4组 :L- arg组 ,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 L- NAME)组 ,L- arg L-NAME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只。按临床方法行心肺转流术 ,于转流前、降温末、复温末和转流结束等分别测定颈内静脉一氧化氮 ( NO)、脑皮质三磷酸腺苷 ( ATP)和颈内静脉乳酸含量。并行脑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 降温末 L-NAME组和对照组 NO含量较其它两组明显下降 ( P<0 .0 1)。复温末 ,除 L- NAME组外 ,其余 3组均恢复至转流前水平( P<0 .0 1) ,L- arg组 NO水平在复温末较转流前高 ( P<0 .0 1)。转流开始后大脑皮质 ATP即有明显下降 ,L- arg组下降幅度最小 ,且在复温末已接近转流前水平 ;L- NAME组下降幅度最大 ( P<0 .0 1)。转流开始后颈内静脉乳酸含量即升高 ,L- arg组和 L- arg L- NAME组上升幅度较小 ;降温末和转流结束乳酸含量较其它两组低 ( P<0 .0 1)。大脑皮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检查显示 ,大脑皮质细胞结构变化 L- arg组和 L- arg L- NAME组较对照组和L- NAME组轻。 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时 ,应用 L- arg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而 L- NAME有脑损害作用。 L- arg可部分  相似文献   
86.
芪柏制剂对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芪柏制剂防治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制备兔耳缘化疗性静脉炎动物模型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硫酸镁对照组(对照组)、芪柏制剂实验组(实验组)。在静脉推注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前5min分别用硫酸镁和芪柏制剂涂抹耳缘静脉的局部皮肤,静脉推注后于0、0.5、1、2、3h沿静脉走向涂抹。以静脉穿刺点及距穿刺点2cm为中心,各切下面积为1cm2的耳廓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24h后做病理切片,进行病理组织观察。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兔耳缘静脉血管周围出血、炎细胞浸润、循环障碍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柏制剂能有效地防治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巴戟天药物血清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巴戟天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及其活性的影响,探讨巴戟天壮骨作用的实质。方法:取新生SD大鼠头盖骨提取成骨细胞,给巴戟天药物血清,测定巴戟天对成骨细胞(OB)增殖、分泌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结果:巴戟天醇提物及巴戟天正丁醇部位能显著刺激OB增殖;巴戟天中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可促进分化中的OB分泌ALP和OC,并可促进OB表达TGF-β1。结论:巴戟天中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能够促进OB分泌碱性磷酸酶、表达TGF-β1mRNA,从而促进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88.
肉桂水提物对正常大鼠尿液代谢物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肉桂水提物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肉桂水提物0.3 g·kg-1大鼠连续ig 30 d,收集0,1,8,15,22,29 d尿样,LC-MS/MS采集样品数据,经主成分分析(PCA),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SC-PLS-DA)处理数据,结合生物标记物和相关资料,分析肉桂水提物对大鼠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肉桂水提物ig 8 d对大鼠尿液中内源性物质的影响最大。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组尿样中CPA[18∶1(11Z)/0∶0],Gamma-linolenyl carnitine等物质浓度上升,Deoxyuridine,CerP(d18∶1/22∶0)等物质浓度降低。结论:肉桂水提物能显著影响大鼠体内与基础代谢和细胞信号相关物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89.
刘宗  高峻  魏磊  张薇  邹多武  李兆申 《胃肠病学》2010,15(6):330-334
背景:研究显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参与了伤害性信号的传递,中枢前扣带回皮质(ACC)在内脏高敏感大鼠内脏疼痛反应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该作用是由NMDA受体活性增强介导的。目的:检测炎症后内脏痛觉过敏大鼠ACC区域NMDA受体亚基NR2A、NR2B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在炎症后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去氧胆酸结肠灌注建立炎症后内脏痛觉过敏大鼠模型。造模3周后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对结直肠扩张(CRD)的内脏运动反射(VMR)幅值为指标评价内脏痛敏感性的变化,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C区域NR2A、NR2B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CRD压力为60 mm Hg(伤害性刺激)时,实验组VMR幅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CC区域NR2A、NR2B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ACC区域NMDA受体亚基NR2A、NR2B表达上调在炎症后内脏高敏感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针刺、艾灸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皮层NSC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8月龄SAMP8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以同龄雄性正常老化小鼠(SAMR1)为对照组.针刺组、艾灸组选用"百会"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在相同时间给予相同方式的抓取.处死前1 w开始给予BrdU腹腔注射,50 mg/kg ;治疗结束后,取皮层,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结果 (1)各组小鼠均存在皮层NSC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P<0.05);但模型组与针刺组、艾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小鼠均存在皮层NSC分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SC分化为神经元较少(P<0.01,P<0.05)、分化为胶质细胞较多(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NSC分化为神经元较多(P<0.05)、分化为胶质细胞较少(P<0.01,P<0.05);艾灸组NSC分化为未成熟神经元较多(P<0.05)、分化为成熟星形胶质细胞(P<0.01)和少突胶质细胞较少(P<0.05).结论 针刺、艾灸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反映在促进NSC向不同方向分化的差异.其中,针刺主要促进SAMP8皮层NSC向神经元分化,抑制向胶质细胞分化;艾灸主要是促进其向未成熟神经元分化、抑制向成熟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